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黄行研究员主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沈家煊研究员、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李炜教授、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彭玉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教授先后致辞。
学术年会于11月10日上午和11月12日下午分别进行了两场大会报告,报告分别是: 《谈合成造词对汉语发展的重要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王宁)、《词类三分系统及主体词的互通性研究》(暨南大学邵敬敏)、《说四言格》(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沈家煊)、《汉语外来词的界定原则与基于借用等级的判定方法——兼析“意译词属外来词”之说的理论误区》(北京语言大学张博)、《绍兴苏州杭州扬州南京五点入声韵分合关系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王洪君)、《中国语保的理念、经验和特点》(浙江师范大学曹志耘)、《汉语人称范畴的复数与礼敬表达——以敬称代词“您”为核心》(中山大学李炜)、《虚词义项划分的原则》(北京大学郭锐)、《粤语、闽语等南方汉语里两种显性非宾格现象的成因及区域类型学背景》(香港科技大学张敏)、《中国民族语言声调类型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黄行)、《<诗经>“谁适为容”“谁适与谋”解》(浙江大学汪维辉)。
本届年会小组报告,围绕汉语方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言应用研究、古汉语研究、语言理论研究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刻的交流和探讨。还开辟了三个专题研究工作坊——“‘大湾区’汉语研究” (主持人:林华勇、庄初升)、“‘一带一路’的语言调查与研究” (主持人:邢向东、张安生)和“句法与语义的界面研究” (主持人:陆烁、石定栩)。这是年会又一次进行跨领域研究的深入交流。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会。学会秘书处向理事会汇报了2016年至2018年中国语言学会工作和中国语言学会下属二级学会的工作情况,第四届罗常培语言学奖评奖过程,讨论了新的二级学会的申请报告,审批通过了84名新会员的入会申请。同时,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中国语言学会秘书长方梅代表学会秘书处做了学会工作汇报。
闭幕式上,方梅秘书长宣布了第四届中国语言学会罗常培语言学奖评奖结果,沈家煊会长、黄行副会长、汪维辉副会长向获奖者代表颁奖。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发表讲话。浙江大学的汪维辉教授代表下一届年会的主办地浙江大学向与会代表们发出邀请。
本届年会的论文将在会后遴选收入《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九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