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年会:2016年10月,上海
中国语言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2016年10月14日至16日,中国语言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语言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商务印书馆协办。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的100多位语言学者出席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杨庆存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郭新立、中国语言学会会长沈家煊研究员先后致辞。
沈家煊会长在开幕词中说,中国语言学会在老一辈语言学家的关心和扶持下,在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从1980年成立起已经走过了36个年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会的活动生机勃勃。我们高兴地看到,老一代的学者老当益壮,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新的年轻一代的学者不断加入,正在为学会的成长和发展增添新的血液。语言学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要坚持“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在这三个“面向”的召唤下,我国的语言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希望我们的会员能积极地更多地参与到国际语言学的交流中去。参与到国际语言学的交流中去,首先要遵守国际学术规范,杜绝不良学风。更要拿出扎扎实实、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来。如果只是证明人家提出的理论的正确性,那还只是处在一个低水平上。西方主流提出的一些理论还多多少少带有“印欧语中心”的偏向,从语言类型上看,汉语和我国境内的东亚语言有很多自己的特点。我们的研究只有从立足本土语言研究和语言比较研究中概括出一些新观点、总结出一些新方法,使西方学者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和收获,觉得中国的语言学家和他们一起都在为促进语言学的建设而努力,那才会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许多不抱偏见、并且对中国和中国的语言感兴趣的外国学者也有一个中国梦,他们期望能跟中国学者有真正的交流,期望我们的研究视角、研究成果对他们有真正的启发。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既要“学习外来”,又要“不忘本来”。要学懂国外好的理论和方法学,然后加上自己的创新。我国传统语言学虽然不成系统但是不乏真知灼见,我们可以用现代的眼光加以继承和发展。既要避免只从汉语看汉语的狭隘性,又不要受印欧语眼光的束缚。
学术年会于10月14日上午和10月16日上午分别进行了两场大会报告,报告分别是: 《〈繁花〉的语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沈家煊)、《殷墟甲骨文“来艰”类特殊动宾结构的意义和功能》(香港中文大学沈培)、《北京话古清入字的二次归派》(香港科技大学孙景涛)、《见开二与〈中原音韵〉〈洪武正韵〉和当代方言——北京话溯源之一瞥》(北京大学王洪君)、《演化比较法:如何进行声调的类型和演化研究?》(香港科技大学朱晓农)、《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我国跨境民族语言的文字系统差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黄行)、《文化多元化与多语主义》(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
本届年会还开辟了两个专题研究工作坊——“方言与汉语史工作坊”“西北方言与语言接触工作坊”,分别由汪维辉教授和邢向东教授主持。这是本届年会进行的跨领域研究交流的新尝试。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会。学会秘书处向理事会汇报了中国语言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换届选举过程、2014年至2016年中国语言学会学会工作和中国语言学会下属二级学会的工作情况、以及第三届罗常培语言学奖评奖过程,讨论了新的二级学会的申请报告,并就语言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等事宜交换了意见。理事会会议还审批通过了34名新会员的入会申请。
闭幕式上,沈家煊会长宣布了第三届中国语言学会罗常培语言学奖评奖结果,并向获奖者代表颁奖。中国语言学会秘书长方梅代表学会秘书处做了学会工作汇报。
本届年会的论文将在会后遴选收入《中国语言学报》第十八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秘书处)
论文目录(按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曹道根《从时间性看事态“的”的语法归属》
陈 莉《事件可能性与焦点语义理解——来自眼动实验的证据》
陈淑梅《鄂东方言“把”字句研究》
陈小红《汉语NP分句研究》
陈 燕《段玉裁古韵思想考》
崔山佳《也说方言中的“数词+亲属名词”》
崔 彦《现代马来语中的汉语借词》
戴黎刚《论目标音类的逆向音变》
刁晏斌《关于文言史的几个问题》
丁治民《张麟之首刊〈韵镜〉的成书年代考》
方 梅《“说是”的元话语功能》
顾 黔《百年来南京方言语音演变研究》
郭 辉《论“以”的语法化》
郭沈青 刘夏君《历史层次分析与参照析层法》
郭曙纶《现代汉语动词基本句型统计》
郭玉媛《数字化语篇分析—论专业篇章分析软件在不同类型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何 亮《汉语方言〈昨天〉、〈今天〉、〈明天〉时间的表达系统及其来源》
洪 帅《古今同形异构复合词研究》
胡德明《指别代词“哪”构成的反问句的认知语义分析》
黄 行《我国跨境民族语言的文字系统差异》
黄立鹤《多模态修辞现象及其研究方法》
康振栋《试论佛教共体术语和格义术语》
黎路遐《上古汉语指示代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李福唐《试论〈明成化说唱词话〉的用字特点》
李 敏《作为主观选择结果的现实与非现实》
李 娜《同语式的语体特征和语篇功能》
李 申《徐州〈十三韵〉与徐州方言研究》
李无未《小川尚义中古音“拟音”及与高本汉比较“非对称性”问题》
李学军《官话方言中的D变音类型》
李宇凤《学术论文中的助词“了”与“了”的教学问题》
李宇明《文化多元化与多语主义》
李子君《二十卷本〈诗集传〉朱熹音注考辨》
李宗江《近代汉语的礼貌用语及其演变》
梁 敢《从“出生”到“生性”:谈壮语θeːŋ¹ʔjou⁵的词汇化》
林志强《“同象异字”补例》
刘红妮《“尽管”及其相关格式的形成》
刘建梅《语言是可以管理的吗?》
刘 杰《参照优先抑或其他:也论双项“也”字句的序位排列》
刘殊墨《昆明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式》
刘祥柏《谈全浊声母次浊化》
刘宗保《“因为N的关系”语义偏向研究》
娄开阳《论复杂篇章结构中的套叠及其成因:以新闻语篇为例》
卢英顺《“挂”类动词的语义特点及其所构成的句式》
罗福腾《从所简切到楚简切:“产”字声母演变轨迹》
雒 鹏《临夏方言双数标记》
吕 浩《关于宋本〈玉篇〉的几个问题》
吕 彦《“这样”的词汇化和虚化》
马国彦《时间词语的加“每”量化》
明茂修《山东费县(刘庄)方言中的两种循环变调》
莫 超《黎锦熙先生在西北时期的汉语方言研究》
木仕华《纳西语双重否定的类型学考察》
尼扎米丁•尼亚孜《现代维吾尔语方言土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特点》
瞿建慧《湘西汉语元音的高化链移》
沈家煊《〈繁花〉的语言》
沈建民《西汉联绵词音韵研究 (韵类部分)》
沈 培《殷墟甲骨文“来艰”类特殊动宾结构的意义和功能》
施春宏《关于构式语法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思考》
史艳峰《释“喝饼子”》
宋作艳《词语模的历时考察》
苏金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闽南话生存状况》
孙景涛《北京话古清入字的二次归派》
孙利萍《两岸华语后置性标记“样子”的使用差异及类型学意义》
陶 寰《乐山方言新派单字阳平、上声调的演变》
完 权《(交互)主观性表达的语法位置》
汪化云《黄孝方言中“着”的再认识》
汪维辉《汉语“肚子”义词的历史与现状》
王冬梅《表比较的“有”字句和“是”字句》
王洪君《见开二与〈中原音韵〉〈洪武正韵〉和当代方言——北京话溯源之一瞥》
王 珏《说非话语标记语气词》
王 倩《从互动角度看新闻标题中的双数量表达》
王 姝《词汇完整性假设与“第、初”的词缀地位问题》
王双成《西宁方言的示证范畴》
魏钢强《北京话的轻声、轻音和变调》
吴 泓《否定性“对”字句研究》
吴剑锋《安徽岳西话的最近将来时构式“等着要(V)”》
吴有晶《动结式的反致使化及其及物/不及物结构》
肖娅曼《上古汉语的浑沌性与分化性——浑沌语言学理论的“词源”语源观研究》
谢心阳《汉语自然口语转换型回应及其互动功能》
邢向东《论〈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的绘制》
徐阳春《“数量名”结构中“的”字隐现考察》
玄 玥《汉语动结式的性质与完结短语假设》
杨小平《百年(1912-2011)汉语新词新语探析》
杨亦鸣《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
应学凤《指称、轻重、松紧在汉语中的相互作用》
袁 丹《苏皖交界地带吴语送气擦音sʰ-/ʃʰ-的来源》
张爱民 周 鸣《关于兼语式问题的思考》
张安生《西宁回民话的强调助词“也[ia]”及其来源》
张德岁《谓词性成分指称性强弱的制约因素》
张海媚《从“儿缀”的发展演变看杭州话“儿”的来源》
张民权《〈新刊韵略〉在朝鲜时代的传播》》
张谊生《语义特征、表义方式与含状谓语否定位置的选择》
张玉梅《〈教要〉系列典籍的文献特征及价值》
张豫峰《现代汉语交互动词及交互动词句》
张振羽《再论“也许”的词汇化》
赵小刚《说“越葛”与“钱绢”》
赵 岩《论简帛语言词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郑 伟《现代方言“支微入虞”的相对年代》
钟 华《说“都a”的量化——量化对象、量化性质及其实现方式》
朱富林《甘肃陇西方言的“儿”尾》
朱晓农《演化比较法:如何进行声调的类型和演化研究?》
宗守云《晋语离位义趋向动词“转”及其来源和发展》
邹晓玲《新时期〈人民日报〉标题用字调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