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年会:1997年8月,江西南昌
网站首页   用户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学会简介 学会会刊 年会纪要 活动公告 学会分会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历届年会

第六届年会:1991年11月,福建厦门

第十八届年会:2016年10月,上海

第十九届年会:2018年11月,广州

第二十届年会:2021年4月,浙江

第二十一届年会:2022年9月,西安

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纪要

第一届年会:1981年10月,四川成都

第二届年会:1983年5月,安徽合肥

第三届年会:1985年7月,云南昆明

第十七届年会:2014年9月,北京

 
您当前的位置:->> 年会纪要->> 历届年会
  历届年会  
 
第九届年会:1997年8月,江西南昌
2010-09-17


第九届年会 1997.8    江西南昌  

 

中国语言学会在江西南昌召开第九届学术年会

       中国语言学会于1997年8月11日至15日在江西召开第九届学术年会。此次年会由中国语言学会主办,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江西3S新文化事业活动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提供了赞助。8月11日的开幕式由南昌大学副校长王振东主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侯精一代表学会致开幕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嘉璐、江西省副省长黄懋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江蓝生、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姚亚平和南昌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焕辉分别在开幕式上讲了话。
       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并专人讲评、大会自由发言、分组发言讨论三种形式,使不同论题得以充分讨论。有九篇不同领域的研究报告作大会演讲,并有同行讲评。这九篇报告是:暨南大学李如龙:《论汉语方音的区域特征》(曹志耘讲评);台湾师范大学陈新雄:《一声之转之再评价》(许嘉璐讲评);宁夏社科院李范文:《西夏文对研究古汉语的重要意义》(孙雍长讲评);徐州师范大学吴继光:《用事成分的语义序列与语法规则》(齐沪扬讲评);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曹广顺:《〈元典章刑部〉中的“讫”和“到”》(江蓝生讲评);南开大学刘叔新:《汉语时间语义范畴的表现方式体系》(马庆株讲评);南昌大学刘焕辉:《一批名词性短词族崛起的社会背景与前景预测》(周荐讲评);台湾师范大学姚荣松:《客赣方言共有词汇中的同源词》(刘纶鑫讲评);中国社科院语言所韩敬体:《王同亿辞书抄袭侵权案及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尹世超讲评)。
       论文讲评和大会自由发言中提出了不少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关于汉语史的研究,江蓝生指出,近代汉语的研究中,历史文献与现代方言的比较互证,对汉语虚词语法化历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孙雍长强调古代汉语的研究应拓宽视野,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利用出土文献印证传世材料。现代汉语研究方面,史锡尧提出,对现象的分析中应注意语境因素的影响,区分常例与特例。马庆株强调了语义范畴的分析对汉语语法研究的意义。关于方言研究,侯精一指出,历史方言学对现代汉语方言的研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对晋语文白异读的研究就可以从西夏文的对音材料中找到一些佐证。历史方言研究、民族语言研究可以为汉语方言研究提供一些重要的依据,目前这些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应予以充分的重视。曹志耘提出,区域特征的描写应不局限于语音方面,还应有词汇和语法方面的概括。李如龙、刘纶鑫等也针对方言的代表词和方言共有词汇中的同源词的研究介绍了各自的方法。
       会议的分组发言分现代汉语、古代和近代汉语、方言音韵与少数民族语言三组,各个小组就与会者提交的论文以及各学科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代汉语组,有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重要范畴的归纳梳理,有对理论方法的总结,有对具体语言现象的描写,也有对语言教学的理论探讨和现象分析。近年来现代汉语研究中的理论意识在这次会议的论文中也有所体现,有认知的角度、语用分析、共时研究中的历时观,以及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服务的系统语法等不同的切入点,不拘一格。同时,也就现代汉语辞书编纂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古代、近代汉语组的发言反映出近年来研究的两个特点,一是近代汉语研究从个别词语考释逐渐转向重视理论探索,二是古代汉语研究在继续深入挖掘传世材料的同时,更为重视出土文献的利用。讨论中也有学者指出,研究应力戒浮躁之风,多做脚踏实地的工作。方言音韵研究的论文有运用新方法对传世韵书的再讨论,有方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和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也有对具体方言事实深入描写的分析。少数民族语言问题的讨论,发言较多侧重少数民族语言间的亲缘关系的讨论,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对比研究。
       此次年会共收到各地学者提交的论文108篇(篇目附后),96位学者宣读了论文,内容涉及汉语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汉语共同语研究与方言研究、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对比研究、以及语言教学问题、言语作品和言语交际中的文化问题等。这些论文有微观的描写,也有宏观的分析;对语言事实的描写比较注重理论上的概括,对理论问题的探讨也更强调事实依据,体现出了中国语言学年会一向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学会副会长道布代表学会所作的总结发言认为,提交年会的论文和会上的讨论反映了近年来语言研究的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气氛民主,视野较为开阔。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看,国内学者已开始将新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颔域;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对比研究加强了解释力度;语言本体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结合,与相关学科的结合拓宽了研究领域,也促进了语言的本体研究。从与会学者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看,这次年会的与会者中,年轻学者所占比例比以往明显提高,具有较新的知识结构和理论背景的青年学者的参与为此次年会带来了活力。对于今后的工作,学会认为,还应更多地吸收实验语音学、计算语言学和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以及边远省区的学者参会,以适应学科发展建设的新形势。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在闭幕式上的讲话中针对语言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几点看法。他呼吁语言研究工作者面向社会生活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沟通与合作,变分散研究为集体攻关,将研究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会议期间,由会长侯精一主持召开了学会会员大会,与会全体会员一致通过,补选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赵金铭为中国语言学会秘书长,接替已故秘书长陈亚川的职务。会上,大家还听取并通过了由常务理事会讨论提出的中国语言学会章程的修改意见,学习了国家民政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学会调整整顿的文件,并就落实文件精神提出了具体意见。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理事会,讨论接纳了40名新会员。
       中国语言学会将于1999年在福州举行第10届年会。   
                                                                                                                                                                         (方梅)
                                                                                                                                       (《中国语文》1997年第6期)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版权所有:中国语言学会 技术支持
京ICP备18059558号-2